欢迎来到北京学前教育官网!
首页
在线客服
报名咨询
报名系统
热门搜索: 幼师比赛 院校生比赛 幼师资源 职业培训
院校生比赛
获奖展播
图文类作品
视频类作品
音频类作品
比赛通知
范文参考
报名指南
证书奖牌
合影感言
出版发表
相关资讯
更多 +
教案 《斗阵来讲古》
更新时间:2022-03-18 12:56:18 • 范文参考
首页
院校生比赛
范文参考
【摘要】:讲古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流行于福建省多个地区。它产生于清代中后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讲古运用闽南话丰富的词汇、特有的韵律及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谈古论今,让幼儿通过欣赏艺术的同时自然而然掌握闽南历史、风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使“讲古”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教学活动设计

作品名称

斗阵来讲古

作者

邱思涵

省市+院校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闽南理工学院

教学领域

语言领域

年龄段/班

5-6岁/大班

设计意图

讲古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流行于福建省多个地区。它产生于清代中后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讲古运用闽南话丰富的词汇、特有的韵律及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谈古论今,让幼儿通过欣赏艺术的同时自然而然掌握闽南历史、风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使“讲古”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闽南礼仪和习俗

2.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理解讲古的意义,增强探索闽南文化奥秘的兴趣

3. 加强热爱闽南文化的情感,共享讲古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讲古,体验讲古的快乐

难点:理解闽南文化,凸显闽南方言之美

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讲古教学ppt 、电子白板、闽南话音频、闽南礼数动画视频

经验准备:了解一些闽南礼数习俗,熟练运用闽南方言

 

活动过程

一、趣味闽南话,在情景中导入

1.图一: 演示“鲤鱼”图片,引导幼儿说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长得什么样?鲤鱼宝宝要和你们玩个讲古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说出“鲤好”

3.提问:小朋友们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4.小结:“鲤好”,因为泉州的老城区是鲤城,“鲤”的音跟闽南话的“你”很相似,泉州人就会用“鲤”来代字“你”。见面打招呼说“鲤好(厚)”,记得也回一句“鲤好(厚)”。

二、礼数报你知,在探索中发现

1.播放闽南礼数视频,幼儿合作找出礼数

师:鲤鱼宝宝讲礼貌的一天,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找鲤鱼宝宝在哪里讲礼貌?

2.请幼儿说出哪里讲礼貌?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话语:“”某某先” “老阿伯”、“阿婆”、“先生”或“先生娘”。

4.讨论:仔细看看鲤鱼宝宝的一天,你发现他是如何待人接物的?

5.教师总结:在人际称谓上,闽南人也很注重礼节,一般见到年长的人都会称为“某某先”,路遇陌生的老人一般也会尊称为“老阿伯”、“阿婆”。闽南人还将老师和医生尊称为“先生”或“先生娘”。

三、厝边斗热闹,在运用中拓展

1.师:闽南人离不开闽南话,由闽南话想到了讲礼貌,小朋友想一想,在厝边邻里讲古会怎样利用呢?

2出示课件后提问:讲古是什么?你认识这种讲古吗?闽南地区为什么要讲古?

3.教师总结:一张高脚桌,摆放着茶壶、书本与折扇;一张椅子,坐着身穿马褂的讲古仙……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热闹的讲古角,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虽然,讲古已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曾经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今却鲜为少儿一代所知。

活动总结

  闽南“讲古”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从“新”泉州人抓起。 不仅仅是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而且要“家园共育”,积极保护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喜欢说闽南话。一次闽南文化探索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可能,成为闽南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发扬者,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了解闽南文化,学会“讲古”。

学活动设计

作品名称

魔法瓶

作者

 杜雨桐

省市+院校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吉利学院(成都校区)

教学领域

科学领域

年龄段/班

中班

设计意图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实验中动手操作。

2. 让幼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可以吸水有些物品不可以吸水

3.让幼儿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告诉大家哪些物品可以吸水,哪些物品不可以吸水。

重点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知道生活的有些东西可以吸水,有些东西不能吸水。

难点:在实验的时候注意提醒幼儿操作方法让幼儿不要把水撒出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不透明瓶子一个(里面装有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透明杯子一个。一盆水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泡沫,积木毛线等材料若干实验图表一张防水罩衣若干套。

经验准备:(1)教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

(2)幼儿已认识些常见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魔术。这里有一个神奇的魔法瓶,将水倒进去之后就不能倒出来了,你们仔细看哦。

(1) 透明里的水倒入不透明瓶子里,请幼儿猜猜不透明瓶子里的水能否倒回透明杯子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老师能不能把刚刚倒入这个神奇的瓶子里的水倒回透明杯子呢

并以实验证明

(2) 集体讨论水到那里去了并请小朋友们大胆发言,猜测水可能去哪里了。

(二)基本部分

1. 打开瓶盖,寻找原因

小朋友们猜了这么多答案,我们就来把这个神奇的魔法瓶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

(1)一位小朋友上来打开瓶盖。

xx小朋友上来帮助老师打开瓶盖吧

(3) 拿出不透明瓶子里的毛巾,引导小朋友说出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原来我们的水宝宝不是去旅游了,也不是躲起来了,而是被瓶子里面的毛巾吸住了。这说明毛巾可以吸水。

2. 得出结论,进行其他材料实验

1)拿出其他实验材料,请助教老师帮助分发

“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材料,里面有些可以吸水,有些不能吸水,我们通过实验来发现吧!

(2)幼儿分为四人一组,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实验中提醒幼儿一个人倒水,一个人拿不透明杯子,两只手拿杯子,不要把水撒出来。

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图表

让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结果记录在图表上.

经过小朋友们的实验,我们发现棉花可以吸水,那我们就在这个图面上面给棉花打上一个勾勾,说明它可以吸水

经过小朋友们的实验,我们发现积木不可以吸水,那我们就在这个图面上面给积木打上一个叉叉,说明它不可以吸水

.....

(三)结束部分

所有材料实验完毕,请小朋友按照图表总结,教师总结

现在我们所有的材料都做了实验了,接下来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总结一下,这些材料哪些可以吸水,哪些不能吸水

 

 

 

活动总结

准备总体来说是比较用心的,经过上课之后让我又有了几点新的想法。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是不可缺少的,又因不能就一而一的原则,只是一味想到“操作,探索”没有考虑幼儿自主绘制图表能力,可以改为给小朋友分发贴贴,贴在实验结果的位置上,而不是简单的让他们画上勾叉,使绘制图表环节略显拖拉。但是总体活动效果是不错的,小朋友注意力十分集中,兴趣浓厚。

 

上一篇: 无
招生电话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
幼儿园
幼师资源
教学研究
保育保教
教师发展
园所管理
育儿心得
家园共育
特色教育
幼小衔接
幼师比赛
获奖展播
比赛通知
证书奖牌
报名指南
范文参考
合影感言
评委点评
学前院校
教育教学
教研科研
智慧校园
实习就业
师资建设
招聘广场
院校生比赛
获奖展播
比赛通知
范文参考
报名指南
证书奖牌
合影感言
出版发表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活动广场
活动广场
资源分享
教案
歌曲演唱
故事讲述
手工制作
舞蹈表演
钢琴弹奏
手指操
书法
绘画
© 2020北京学前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 备 1402885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3415